龋齿龋坏的程度怎么分

龋病的形成首先是牙釉质磷灰石晶体的破坏,使得透明而有光泽的釉质变混浊呈现出白垩色斑病变范围逐渐扩大并向深层发展,使牙本质脱钙变软。食物与细菌代谢产生的色素连同牙体组织本身蛋白分解产生的色素,使病变部位着色。病变继续加重,牙体组织崩解形成窝洞缺损。所以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齿色、形、质的改变,临床上通常按龋坏的程度分为浅、中、深三个阶段。

龋齿

龋齿龋坏的程度:

1. 浅龋(牙釉质龋)

龋仅限于牙釉质,由于釉质脱钙在牙面上形成白垩色或黄褐色的龋斑。点隙窝沟内有黑褐色素沉集,外观似墨浸状,牙面探之有粗糙感,或有浅层的龋洞形成,可嵌顿探针,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

2. 中龋(牙本质浅龋)

龋蚀已由牙釉质进展到牙本质浅层,可见龋洞形成,洞内有着色的软化牙本质与食物残渣,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对外界的冷、热、酸、甜刺激较为敏感,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这种疼痛称刺激痛。

3. 深龋(牙本质深龋)

龋洞较深达到牙本质深层,距牙髓组织较近,遇冷、热、酸、甜刺激或食物嵌入龋洞内均可引起疼痛。用探针探查龋洞底亦常有酸痛感(称探痛),但无自发性痛。

深龋

龋病最好发于磨牙,特别是下颌第一、二磨牙其次是上颌第一、二磨牙,再次是上颌切牙、双尖牙尖牙与下颌前牙最少。就部位而言龋齿好发于后牙颌面和其他牙面上的裂沟和小窝内,下颌磨牙的颊面沟,上颌磨牙的舌面沟,上颌切牙的舌面窝,畸形牙与釉质发育不全形成的组织缺损处,邻接面与唇颊面的近牙颈处,扭转、重叠、倾斜、伸长牙齿相接触的牙面等处。

语音朗读全文

标签: #浅龋 #中龋 #深龋 #龋齿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