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科普:牙科医生在矫正牙齿时发现患者有咬合异常会采取哪些措施?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科医生经常会遇到患者存在咬合异常的情况。咬合异常不仅会影响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还可能导致面部美观问题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那么,当发现患者有咬合异常时,牙科医生会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矫正和改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一、咬合异常的类型及诊断

常见的咬合异常类型

深覆合:上前牙覆盖下前牙过多,超过下前牙牙冠长度的1/3以上。

开合:上下牙齿在垂直方向上无法正常咬合,存在间隙。

反合:俗称“地包天”,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前面。

锁合:后牙的一种错合畸形,上下后牙的颊舌面关系异常。

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牙齿排列、咬合关系、面部形态等进行初步判断。

模型分析:制取患者的口腔模型,更直观地分析牙齿的形态和咬合情况。

X光检查:如头颅侧位片、全景片等,帮助医生了解颌骨的发育情况和牙齿的位置关系。

据统计,在正畸患者中,深覆合的发生率约为20%,反合约为15%,开合约为10%。

二、针对不同咬合异常的矫正策略

深覆合的矫正

压低前牙:通过佩戴矫治器,如固定矫治器中的压低弓丝,或者使用隐形矫治器施加特定的力量,来压低上前牙。

升高后牙:可以采用后牙垫高、种植钉支抗等方法来升高后牙,从而改善咬合。

对于轻度深覆合患者,可能通过单纯的正畸治疗,在18-24个月内达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开合的矫正

解决口腔不良习惯:如吐舌、吮指等,这些习惯可能是导致开合的原因之一。

垂直向控制:使用功能性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增加垂直向的控制,促进后牙的萌出和前牙的压低。

有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开合问题,矫正成功率可达80%以上。

反合的矫正

乳牙期和替牙期的反合:多采用活动矫治器,如颏兜、上颌扩弓矫治器等,引导牙齿正常萌出。

恒牙期的反合:通常需要较复杂的固定矫治,严重的可能需要配合正颌手术。

数据显示,恒牙期骨性反合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面型改善满意度可达90%左右。

锁合的矫正

交互牵引:通过在锁合的牙齿上施加相反方向的牵引力,来纠正颊舌向的错位。

扩弓:增加牙弓的宽度,为牙齿的正常排列创造空间。

矫正后的保持与随访

三、矫正过程中的调整与监控

定期复诊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一般为4-8周一次。

复诊时,医生会检查牙齿的移动情况、矫治器的状态以及咬合的变化。

调整矫治器

根据牙齿的移动进度,医生可能会调整弓丝的力量、更换橡皮圈或调整隐形矫治器的附件。

如果牙齿移动速度过快或过慢,医生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小矫治力。

监控口腔健康

正畸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牙龈炎、龋齿等问题。医生会在每次复诊时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治疗。

处理突发情况

如矫治器脱落、牙齿疼痛等,医生会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矫正进程不受影响。

有调查显示,按时复诊且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患者,矫正效果的满意度比不按时复诊和口腔卫生差的患者高出30%。

四、矫正后的保持与随访

佩戴保持器

矫正完成后,患者需要佩戴保持器一段时间,以防止牙齿复发。

保持器的类型有活动保持器和固定保持器,佩戴时间通常为1-2年。

定期随访

患者在矫正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需定期回医院随访,让医生检查咬合的稳定性和牙齿的排列情况。

一般建议在矫正结束后的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咬硬物。

按照医生的要求佩戴保持器,不可自行中断。

研究发现,佩戴保持器时间不足或不规范佩戴的患者,牙齿复发的概率约为20%。

总之,当牙科医生在矫正牙齿时发现患者有咬合异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矫正过程中进行精细的调整和监控,矫正结束后还会关注保持和随访,以确保患者获得良好且稳定的矫正效果。希望通过以上的科普,能让您对咬合异常的矫正有更全面的了解。

语音朗读全文

标签: #正畸科普 #矫正牙齿 #咬合异常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